琉璃城的小孩
____ 今夜,遇見一個被稱之為「自閉」的小孩
你的笑容 潛伏已久,
今夜綻放 氤氳著溫度。
聽過你的故事:
很久以前,
住在一個琉璃的城堡,
想飛 想狂叫 想撞破琉璃的牆。
你也是一塊琉璃?
內外透澈 奪目又内歛。
是一塊琉璃有什麼好呢?
在牆上 在櫃子裡 在手心裡……
你還住在琉璃的城堡嗎?
熱情 在注煉後停頓,
斑斕 並非陽光的折射
琉璃鑄存著 純粹
你 笑了,
琉璃城的小孩 也可以來到城外
琉璃城的小孩
____ 今夜,遇見一個被稱之為「自閉」的小孩
你的笑容 潛伏已久,
今夜綻放 氤氳著溫度。
聽過你的故事:
很久以前,
住在一個琉璃的城堡,
想飛 想狂叫 想撞破琉璃的牆。
你也是一塊琉璃?
內外透澈 奪目又内歛。
是一塊琉璃有什麼好呢?
在牆上 在櫃子裡 在手心裡……
你還住在琉璃的城堡嗎?
熱情 在注煉後停頓,
斑斕 並非陽光的折射
琉璃鑄存著 純粹
你 笑了,
琉璃城的小孩 也可以來到城外
跋涉的規則
──這些年我學會的事
十幾年,是零落的悠長,是散漫的回眸。腳印,如陷進了沙丘,無痕,卻一點一滴改變了它的形體。我是跋涉的人,跨出每一步都有些費力,卻因不甘心渴死在沙漠、隨風化作一粒沙,努力尋找綠洲。尋路,是心的軌跡。
出生後不久,我確定出乎父母期盼的平安健康之外:有口不能言、有手不會寫、有完整的五官與四肢,卻有不一樣的感受,這個異類的標籤叫「重度自閉症」。所幸最親愛的家人、最敏銳的心理師、最耐心的老師,他們照顧著、陪伴著我、讓我找到了溝通世人的綠洲。雖然在電腦前費力敲打每一個注音符號,是我磨礪了一兩年的結果,卻似殘人的枴杖──舉起、仍不良於行,肌肉張力與協調問題,讓我打字速度和準確度無法明顯提升。
天生是一隻烏龜,又想與兔子們一起比賽:我固執地從可以溝通一開始(國小二年級),就轉去讀普通班。只是在傳統教育體制下,不到0.1%的我與99.9%的你們,不是天平的兩端,取得與你們的平衡是生活也是學習。靠著家人與老師的搭橋造路,我可以和99.9%的你們一起前行,一起嬉戲打鬧,一起挑戰無數的考試。你們說我很聰明我很可愛,我說我很辛苦我很身不由己。
漸漸的,我變得包容自己,不捨離開習慣的舒適圈,可以享受和風細雨下的平靜,就不待暴風雨過後的彩虹。用「老二哲學」蒙騙無數次內心的挫敗──「嘿,我是故意不要當第一的。」「我才不要成為眾人的焦點!」「我根本不在意成績……」因為自憐自己的不足,一次又一次做一隻把頭埋進沙堆的鴕鳥。後進的旅者,一個一個從身邊超越。
綠洲的水源有限,時間催促著它的枯竭。下一站前還有未知的風暴,心若沒有強大,就會被吞噬在滾滾的黃沙中。你們的眼裡流露堅毅,你們的笑鬧聲如此匆忙,在意每一天的流逝是否儲備了更強的鬥志。我該抬起頭了,用盡全力,繼續跋涉。無論屬於99.9%,還是不到0.1%,用誠實面對失敗的心,才能找到下一個綠洲。
登山記遊
我家愛山甚過愛海。尤其山中又有水之處,可以「樂山」又「樂水」,當一回「仁者」兼「智者」,盡興之極 。台中武陵農場的「桃山瀑布」就是我們心儀已久的山水佳境,卻因路程較長、且沿途幾乎沒有廁所,讓我們已經兩次鎩羽而歸。
前年的深秋,一家人又來到武陵農場。探過這裡梅園清香溢遠,櫻花的粉紅海洋,蘋果梨子的結實累累,這回總該一尋楓紅的英姿了。於是下定決心,這回一定要登頂桃山,山上的楓葉據說是更多更紅,還有一如飄渺仙子般的「煙聲瀑布」(就是桃山瀑布,不過我較喜歡「煙聲」一名) ,在2200公尺高處的山頂對我們召喚。
桃山位於七家灣溪的上游,自武陵山莊步道至瀑布約4.3km ,步道很好走卻很長,往返超過3小時,。「擇日登山去,拾階步步高」,因採用Z字型的坡道,已經幫人省了不少力氣。踩在落葉上,腳步聲窸窣,見山卻已不是山。你不過是入得山中來攀騰的一只小松鼠,悄悄的來、靜靜地欣喜著,唯恐大聲些說話就驚亂了林中鳥兒的樂音。
走了一兩個小時,還望不到盡頭,我們上回就在這種時候打了退堂鼓。這次堅定多了,仍忍不住像在路邊涼亭休憩的下山遊客打聽,「還有多久才到瀑布啊?」 「快了,快了,再半個小時吧!」 我們一聽,有點軟腳。 蛤? 還要走半小時啊! 再往上行,已經不覺初始的適切輕快了,一人撿一根歪歪扭扭的樹枝,當第三隻腳。很想多抄幾條小路近道,飛撲到瀑布腳下,卻有那小小的木牌,早已識破我們的惰心,警告遊人 :不要破壞山林的保育,勿走捷徑!
拖著兩條沉重的腿,又蹣跚而行了一陣,水聲竟不知不覺滲入耳膜。妹妹第一個驚呼起來:「到了!到了!」山頭一條落差80 M高的飛瀑,就這樣俏然懸於眼前。不知是山中的霧氣、還是水氣,氤氳一片, 倚山參差長著的幾株槭樹紅得正艷。瀑布煙聲,黛山紅葉,讓所有登得山頂的遊客驚艷駐足,怎麼拍都拍不過癮。古人的「臨清風,對朗月,登山泛水,意酣歌」,正是現在我們的心情吧。只不過我們對的不是朗月是紅葉,少了些清戚的安靜,多了許奪色的熱鬧。山頂也有一個稍大的涼亭,亭旁的一大株槭樹落紅滿地 ,也落得涼亭飛簷、斑駁成景。
第三次登桃山才成功, 前兩次放棄而留下的遺憾,得到彌補時分外珍惜。過了兩年,那一刻的美景與心境都歷久彌新。原來登山不是為了「一覽眾山小」的極致與霸氣,是征服自己內心軟弱的磨礪。
故事中的心意與新意
玉蕙老師的心意不老,人就不會老。
老的心是雕琢的、在意的、華美而外顯的。
這一年來我多了很多「作文」的經驗, 做了很多為呼應主題、 為強化內涵、 為符合起承轉合的模式而機械式的作文;做得自己已索然無味,作得分數高高低低,卻離自己的心意漸行漸遠。
玉蕙老師不算頂幽默的人,惹笑大家的是她輕鬆的心境,俯拾皆文章的細緻。
恍然仰合之間,似乎開了一點點竅: 原來___ 我不用迎合別人、迎合老師、迎合現行的教育體制,落了俗套也失了自己。
玉蕙是誠懇的教育者,透過爽朗言語、透過樸真文字,教育閱讀之伴行終生,教育寫作之揮灑情懷。 她竟然了悟不能「言宣之痛苦, 我又牽強自我投射了,但這何嘗不是療癒。她的故事是別人說給她聽的,我的故事也可以被更多人傳說吧? 所以,今天她在講故事,就是教我們說故事了……
我的感動總在我的體力耗費間快速流失了,但即使「記憶像風」,也會有痕跡。
謝謝這一場演講,謝謝這背後的所有「心意」。
沒有不可能的事
愚公可以移山,勾踐可以復國,螻蟻可以蛀垮一棟房子,杜拜可以在沙漠中把海市蜃樓變為真實,陳彥博可以一次又一次贏得超級馬拉松的世界冠軍……世上真的「無難事」,只怕任何一個平凡如我的「有心人」嗎?
我們得到的正面激勵的訊息來自書本上、老師的口中、電視和網路的傳送中,然而想成功與成功者的比例只不過是百分之一,甚至萬中選一。被擋住、被篩選掉的「魯蛇」, 是被現實的困境剿滅,,還是被自己心志之網纏阻? 一次一次的失敗和挫折,讓我們的目標與願望, 如沙灘上的童畫,被潮水沖刷得平整無痕。
能與不能在一念之間,在心念與現實的拉鋸之間。被打倒被消散的,只要不是善存的意念的火種,星星之火就還可以燎原。小時候的我非常挫敗,兩歲多就被判定為「重度多重障礙」,完全沒有口語且肌肉低張,卻沒有如力克‧胡哲的樂觀____ 認為自己有「好得不像話的人生」。我被大人們的嘆息刺傷自尊;被醫生的否定幾乎打散元神;連父母都快被我失望和抱怨的號哭淹沒。還好,媽媽在每個難眠的長夜之後,仍不理會周遭各種聲音(或安慰或勸退或譏諷),掙扎著疲憊的身體和殘存的意志力,陪我找尋一條溝通之路。
經過不只一天兩天,一月兩月,甚而一年兩年的跌跌撞撞、嘗試摸索,哭過怕過也躲避過。我從不敢幻想奇蹟的發生,到怯弱委婉表達想法,到後來竟成了堅持己見(夢想與方向)的固執。過去的七八年裡,我的視界與境遇也悄悄翻轉了。
今天可以和普通孩子一樣坐在國中教室裡學習,不但是七歲以前的我不敢想像的,在很多專業醫療人員眼中也曾是不可能的任務。堅韌的意志與不倒的心念,才能將「不可能」化為「可能」。這不只在「做文」中,更在「做人」中。心有多大,路就有多寬。
短暫的假期在一段烈陽下的行腳觀覽(張家界之旅) 之後,又歷經了一場短暫卻豐沛的心靈甘霖的澆注(法鼓山齋明別苑講座),今日回到燜燒的暑日教室,仍有種不能回復的懵然。
昨日應算我的第一次無聲的演講吧。簡單的投影片、短短的時間,在寧靜祥和的別苑大廳裡呈現,我的目光及與不及、都能感受到聽眾的熱切與專注;無論他們瞭不瞭解、過去我的故事,但從這個午後,我們為彼此駐足,已經最友善最溫暖地交流了心意。
這樣的交流,會如播種、會如溪流、會如破曉,慢慢成長、緩緩淌過、漸漸吐白,更加壯大、匯成大洋、霞光萬丈---
我對自己默默期許著,也為所有人擁有的心安、心樂,期許著……
2016/7/17 齋明別苑「演講」 之「問」與「答」
1 .問:晏晏菩薩: 請問您平時如何消解焦慮? 讓自己可以平靜下來。
答: 流汗的運動,看書、電視,逃離焦慮現場……
2 .問:現在有許多親子關係非常緊張,可否請您從自己的成長背景,提供一些親
子溝通、親子教養的建議?
答: 父母不要逞強、不要盲從,守護孩子從心出發、高度平等。
3 .問:晏晏: 請你回想一下,當你和外界的那道牆倒塌時的心情,是如何?
答: 不是欣喜,反而不安。很惶恐,觀察著牆外的動靜。
4 .問: (有兩個類似問題,合併回答)
晏晏您好: 我是一個職能治療師,我很好奇在早療時期,您的內心在想什
麼? 而那些外衝或哭泣的行為是為了什麼?
5 .問: 請問早期療育真的對孩子只是壓力嗎? 還是有幫助? (若沒做會比較好嗎?)
答: 早療應該做,但要有平和的心態,不要影響生活步調;
.治療非立即有效,要堅持且隨時調整、融入生活;還要多運動、多接觸自
然。我以前做太多,心理壓力很大。我那時很挫折、覺得自己很笨拙, 讓
父母不開心。衝動與哭泣是不滿、不適與不安。
讀書以外的事
成為國中生以後,週一到週六、早上七點到晚上十點(甚至十二點), 生活的重心似乎只有讀書! 讀書為了考試,考試以後再讀更多的書,小考以後有段考,段考以後有排名,排名瞄準的是會考,會考之後呢? 還是要讀書的囉。只是到那時,讀甚麼書,讀得開不開心,其實是讀書以外的事決定的吧!
先說讀書要有好身體。眼到、手到、心到、才能學到。眼睛不好的同學真多,不管是打電動、飆連續劇、還是熬夜讀書造成的。眼睛沒顧好 ,怎麼讀也是霧茫茫眼花花 ,像A像B又像D 啊! 學校功課不少,還要對付補習班,過了這關跨不了那檻;與其只靠一個人一隻手,不如好朋友分工合作,你一半來我一半,這才是速度加效率! 只不過,要是我們的手都很擅寫字作答,以後可能就沒了大廚,也沒了籃球國手! 「眼迷離」啊手兒抖,都不及心兒飛的可怕。無論坐第一排「寶座」或者是「流放邊疆」,我的心總不在「董座」, 所以不是「度咕」昏睡,就是耍寶過動;實在是老師您講的,跟我距離遙遠……
聽起來,這「三到」只是我們這些沒良心、不自覺的臭小孩找藉口。爹媽努力工作賺錢,老師認真備課教, 補習班費心拼業績,我滿腦子想的,竟只是學校中午菜單、今天又沒吃早餐、 晚餐要去哪裡吃 ____ 麥當勞、五花馬、還是八方雲集? 為何我三餐總是在外,學校的菜色營養又怪,好像我永遠在餓…… 古人說,「人以食為天」,何況十幾歲的少年。血糖太低,可是無法集中注意力;吃得痛苦,可是讓我四節課打不起精神!
解決了肚子問題,讀書還要有好體能。一週兩節體育課哪夠鍛鍊體魄、發洩精力、善用長高的黃金時期。何況常常碰到下雨,老師又要訓話,同學還會生理痛。研究證明,愛運動的孩子更聰明,會運動的學生更健康,常運動的讀書人更專注。 而且,愛運動的成人不是也更好身材、更有體力、更有成就嗎? 既然推廣「三三三」運動,也把我們的體育課增加到一週三節如何? 這比那形而上學的健教課實際得多吧!
最後來說,讀書要有好眼界、好視覺。慈文重閱讀,其實就是要讓我們目光遠大、廣聞博覽。學習不只在課本上;知識不都靠老師來;新聞不見得全都對。台灣很小,世界很大,不變成島上之蛙的唯一辦法:就是和世界接軌。既不盲目自傲,也不哈東哈西;既不渾渾噩噩,也不怨天怨地。懂得閱讀,就懂得思考、懂得判斷,懂得為何要讀書,懂得讀書以後的方向……
所以我說, 做好了讀書以外的事,讀書也不會是難事!
窗外的風景
從來窗戶是房子的眼,房子裡的人是心臟;心想往哪裡張望,窗外的風景就會跟著調整方向。
不記得何時開始,我愛看窗外。小小的人,因為被診斷為重度自閉症和多重障礙,三歲起就被送去讀特教機構。媽媽把我留在那棟堅固的三層樓的建築裡,轉身離去的瞬間,我就開始嚎啕大哭。我不想配合老師們的指令,照著牆壁上的照片與圖示做各種生活自理的訓練。同學大都像我一樣「不擅言詞」,卻也讓我感受得到、他們對我製造的恐怖噪音的嫌惡,有一次就在我的臉上留下了「五指山」的痕跡。
每天的下午三點半,陸續開始有家長來接孩子,我就會站在靠門邊的窗前,乖乖地等待。因為窗戶太高,要爬上小椅子,才能看到外面。外面, 還是房子,被不鏽鋼的窗棱隔出來的房子。我只能看見對面大樓的牆、陽台和窗戶。可是兩棟大樓之間,就是那條只可供一台車開進來學校的窄路。 媽媽通常會晚點來,以便車子較易開入。時間一分一秒過去,我趴在窗台上,一直想著窗下的小路 ,有沒有開進來那台熟悉的車;看著對面的牆, 陽光越來越傾斜,與紅磚的牆顏色越來越調和。陽台上開始有一些人影出現,到對面的陽台上收衣服、拿東西,我終於耐不住性子,又開始放聲大哭,一直哭到媽媽來……
讀了三年特教機構,這樣的窗景重複了近一千個日子,心中的等待延伸到窗外,很遠。對面的陽台種了什麼花,養了什麼鳥,我都不記得了,只有那紅黃的牆被窗棱畫成一格一格的長方形,點綴著模糊斑駁的光影,裝在眼裡、慢慢地傾斜。
離開那間學校,窗外仍是我常凝視遠眺的處所,卻不再那麼侷促與單調。車水馬龍的喧囂、霓虹燈光的閃爍、春華秋實的更迭,紛紛來窗景裡入畫--- 可以近,可以遠,可以靜,可以動,可以傾聽,也可以與之對話。我也變得更愛看窗外的風景了 。
金閣寺
好吃的抹茶冰淇淋
是在接觸日本文學之後,自然地想了解更多____ 為何那方水土 、那段歷史,孕育出這樣的堅忍、卻追求燦爛的文化;要究其原味,亦自然而然的首選京都。去京都之前,有幸自老師處借得一疊關於京都旅遊的書。大都圖文並茂,從各位作者多年積累的經驗與眼界裡,分享不同角度的京都,參差繽紛:有若散步的、有藝遊心境的、也有文學探循的。但徜徉一輪過後,覺得最專注最深刻的就是這本秦就先生所著的禪味京都。
作者本身對日本歷史頗有研究, 熟悉京都大小禪寺神社,文史造詣和佛學渡化均很深厚。詳閱這本重禪意兼歷史的書,自洛東到洛西(「洛」是京都的簡稱) 、又到洛中,由洛南到洛北的二十七間寺院,無不縱覽深觀的遊歷了一回。文字大量卻不枯索,由景物建築講到佛學和歷史,甚至結合中國及台灣的淵源;圖片精少卻有註解,且與文字相輔相成,靜靜地呈顯、絕不華艷粗略;引經據典如信手拈來,毫不突兀生澀。 跟著他淺入深出的細細品味,京都這個古城自然瀰散的禪意,人還沒到,心都浸淫在四季不同的禪風裡。
宗教經過當地的歷史民情結合,就會演化出不同的特色風格。這本書就以每座寺廟的溯源、 發心,演繹到祂現在的蹤跡、景觀,讓人體會到這種建築、景致、習俗之獨特氛圍由來。等到了實地現景,你就會沉醉了,想起書中所說的種種,想跟物與景外的古人對話,想得更多心淨神靜的空間去觀想。因為初衷得了這樣的引導,我們的旅遊計畫與感受果然迥異。
短短的行程中,金閣寺的輝煌奪目我們景仰了;清水寺的崖壁舞台我們喟嘆了;音羽之瀧的泉水我們排隊啜飲; 地主神社的戀愛石我們歡喜俯身觸摸了;伏見稻禾的千本鳥居我們摩肩接踵穿越了。但比不上銀閣寺裡的茶花樹垣(書中的圖註說: 「由竹垣、石頭及綠樹構築而成的銀閣寺垣」,那綠樹竟是多年的茶花), 讓我們隔離了人群的喧囂,「枯山水」的禪意設計: 沙不是沙,若水淌引(銀白細沙造型的沙灘);石不是石,向月寧靜(寺中有如圓柱小山的石臺叫「向月台」)。 銀閣寺若說有仿金閣寺,只是指觀音殿的造型部分,卻完全沒有貼金鑲銀。幸而這一似仿非仿,掃了很多遊人來訪的興頭,讓我們得閒回憶對照到書中所寫之景、之史。
為了去旅遊而讀書,比之看看旅行社的導覽,瀏覽部落客的美照,確是有較深的旅遊甚至心境印象呢。旅遊也不再只是走馬看花中的拍照購物而已了......
銀閣寺垣
向月台
枯山水的禪意設計
哲學之道
千本鳥居
地主神社戀愛石
清水寺崖壁舞台
音羽之瀧
不是相逢
相逢在濛濛灰灰的下午,非為不期的遇見。繼生校長和永遠青春熱情的美華姐姐相約而來,黑白兩車裡各出來一位白黑色系的笑臉,較天空的灰黃不明,他們是這樣的清晰明朗。我們從遙遠的文字接觸,再次來到彼此的面前,有預備很久的想說與想聽,有重逢的陌生與熟悉。
美華姐姐的年輕,在心的浪漫與熱情;在一直願意對世界感動,上天也給了她一雙溫暖的手,去牽起所有的感動。
繼生校長有文人的細膩敏銳,和教育者的孜孜不倦。在醞釀很久的相逢中,與我談:如何觸摸溫度與質感,如何跟風靜靜對話,如何在慌亂的日子裡,做一個永遠有感覺的自己。還有,捨棄對每一次分數或一段評語的執著,才不會讓自己成為淹沒在人群中的大眾臉。 這些話聽著,竟像和緩清透的水晶音樂,讓我靜下心來, 一不小心還打了個盹。
我絕不是他們見過最優秀突出的孩子, 也不是最悲慘需要同情的少年,可是他們記得那麼久,記得那麼慎重,就像林校長口中漸層的藍、不同的風。他們來跟我聊這些,在熟悉與陌生的每一秒鐘逐漸靠近彼此,只為了期待中獨特的我。有了這樣的期待,我竟第一次為自己、更為他人(校長)在風雨中撐起了傘……